藩伯、 藩侯、 藩储、 藩决、 藩卫、 藩台、 藩司、 藩后、 藩国、 藩垣、 藩墙、 藩宣、 藩屏、 藩属、 藩岳、 藩库、 藩戚、 藩房、 藩扞、 藩捍、 藩援、 藩服、 藩杝、 藩条、 藩柴、 藩溷、 藩王、 藩盾、 藩篆、 藩篱、 藩篱草、 藩维、 藩罗、 藩羝、 藩翰、 藩翼、 藩臣、 藩臬、 藩落、 藩蔽、 藩衍、 藩表、 藩车、 藩辅、 藩邦、 藩邸、 藩部、 藩镇、 藩镇割据、 藩阃、 藩饰
三藩之乱、 彭楚藩(1884-1911)、 曾国藩(1811-1872)、 羊触藩篱、 触藩羝、 飘藩坠混、 飘藩坠溷
三藩、 下藩、 东藩、 亲藩、 价藩、 偃藩、 典藩、 内藩、 出藩、 分藩、 列藩、 削藩、 南藩、 名藩、 启藩、 墙藩、 大藩、 奉藩、 守藩、 屏藩、 巨藩、 开藩、 强藩、 归藩、 德藩、 惟藩、 戎藩、 戚藩、 推恩削藩、 曾国藩、 杝藩、 棘藩、 款藩、 殊藩、 游藩、 溷藩、 潜藩、 称藩、 移藩、 笼藩、 篱藩、 维藩、 羝羊触藩、 羝触藩、 翦藩、 芦藩、 莐藩、 触藩、 贤藩、 车藩、 边藩、 还藩、 进退触藩、 远藩、 逆藩、 遐藩、 道藩、 邻藩、 重藩、 门藩、 雄藩、 韦藩
藩的拼音:fān,阴平调,声母为f,韵母为ān。
藩的繁体字:藩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藩的部首:艹部。
藩的笔画:18画;藩字繁体字多少画:18画;藩字康熙字典多少画:21画。
藩的笔顺:藩的笔画顺序为一丨丨丶丶一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一一一ノノ一ノノノ一一ノノ一フ一一一,书写为横、竖、竖、点、点、横、撇、点、撇、横、竖、撇、点、竖、横撇、横、竖、横、横、横、横、撇、撇、横、撇、撇、撇、横、横、撇、撇、横、横撇、横、横、横。
藩字五行属什么:属木;与藩字相同五行属木的起名用字有:建、军、国、春、杰等五行属木的字。
藩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11354人次
藩字取名的寓意:寓指爱护、延续、自强不息之意。
藩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意儿孙满堂、繁荣昌盛、生生不息之意。
藩字取名的含义:藩字含义为藩篱、藩邦、护卫、捍卫之义。
好听的带藩的名字:
一藩、 义藩、 亿藩、 佚藩、 佾藩、 亦藩、 议藩、 译藩
藩拼音 fān 藩部首 艹 藩笔画 18 注音 ㄈㄢ 繁体字 藩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竖捺捺横撇捺撇横竖撇捺竖折横竖横 藩的意思、基本信息 藩五笔86:AITL 藩五笔98:AITL 五行:水 UniCode:U+85E9 四角号码:44169 仓颉:TEHW GBK编码:B7AA 规范汉字:6322 藩的解释● 藩
fān ㄈㄢˉ
◎ 篱笆:藩篱。
◎ 屏障,保卫:藩翰(喻保卫国家的重臣)。
◎ 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藩 f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潘声。本义:篱笆)
(2) 同本义 [fence]
藩,屏也。——《说文》
藩,篱也。——《广雅·释室》
羝羊触藩。——《易·大壮卦》
吴人藩 卫侯之舍。——《左传·哀公十二年》
而青蝇点素,同兹在藩。——《后汉书·杨震传》
(3) 又如:藩屏(藩篱屏障);藩柴(篱笆);藩架(篱芭);藩落(篱落,篱芭)
(4) 屏障 [screen wall at gate;outpost;frontier defence]
国有故,则藩塞阻路,而止行者。——《周礼·夏官》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贾谊《过秦论》
(5) 王侯的封国 [feud;vassal state]。如:藩伯(古代诸侯中的领袖);藩岳(指诸侯或总领一方的地方长官)
(6) 藩国的君主 [monarch]
东平王苍罢归藩。——《后汉书·明帝纪》
(7) 又如:藩邸(藩王(亲王)的宅第);藩储(储君之位)
(8) 四周有屏围的车叫藩车。简称“藩” [boxcar]
以藩载栾盈及其士。——《左传·襄公十二年》
(9) 境域,涯际 [border]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汉· 贾谊《过秦论》
(10) 又如:藩服(旧指离开京城最远的边远地区);藩篱(指边疆、边界)
(11) 封建王朝分封的土地 [fief;feud]
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三刻拍案惊奇》
词性变化
◎ 藩 fān
〈词性:动〉
(1) 护卫;捍卫 [defend]
舍诸边境,使卫藩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2) 又如:藩辅(捍卫;辅佐);藩翼(捍卫);藩镇(屏藩镇守)
(3) 遮蔽;遮掩 [cover]
以相藩饰。——《荀子·荣辱》
(4) 又如:藩车(有帷遮蔽的车子);藩蔽(古代用施漆的苇席制成的车蔽)
(5) 用篱芭等围起来 [surround]
吴人藩卫侯之舍。——《左传·哀公十二年》
(6) 又如:藩盾(用大盾临时构筑的屏藩)
[①][fān]
[《廣韻》甫煩切,平元,非。]
亦作“籓1”。
(1)篱笆。
(2)引申为屏障。
(3)界域;领域。
(4)保护;捍卫。
(5)遮蔽;遮掩。
(6)用篱笆等围起来。
(7)车上起遮掩作用的帷障。
(8)指有帷障的车子。
(9)指封建王朝的侯国或属国、属地。
(10)指唐代的节度使或明清时期的布政使。
(11)通“番”。
[②][fán]
[《廣韻》附袁切,平元,奉。]
(1)草名。
(2)用同“蕃”。生育,繁殖。参见“藩2衍”。
音韵参考
[上古音]:元部滂母,phiuan
[广 韵]:附袁切,上平22元,fán,山合三平元並
[平水韵]:上平十三元
[粤 语]:faan4
[闽南语]:phoan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